欢迎光临蚂蚁网! 登录 注册
苏州 [切换城市]
4008-58-4008

“解密”高薪农民工:钢筋工月入万元的“秘密”

2013/10/17 9:42:19 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

【摘要】:高薪——这个曾经与农民工似乎毫无关系的词语,如今与农民工愈加“扯上”了关系。从反复见诸媒体的“用工荒”导致企业高价招聘工人的大量报道,到不时曝光于网络的某些企业流出的令人咋舌的“内部工资单”,再到一些白领乃至硕士研究生的感慨:寒窗苦读近20年不如农民工去搬砖……http://www.mayiw.com/

  下午2点,800多平方米的作业层上已经铺满了两层钢筋,共计56吨钢材,这是张一整和他的工友们刚刚的劳动成果,现在工人们正忙着对钢筋进行捆扎。张一整从腰间取下一把带钩的扳手,他笑着对记者说,这不仅是他吃饭的家伙,也是他身份的象征。说完,张一整蹲下来,掏出铁丝绕到钢筋下边,扳手一钩,手一转,还不等记者看清楚,张一整已经捆扎了四五个结。眼前的钢筋捆扎好了,张一整蹲着往前挪了几步,重复着这个简单而又灵巧的动作。在张一整露出的小腿上,全是淤青和伤疤;而他戴的手套,“爱惜一点能用3天”。
  
  在这副骨架上,每一步行走都不是简单能完成的。而对张一整和这里的工人来说,他们也并不需要多少行走,蹲和躬是他们最主要的劳动姿势。钢筋的布置需要他们弓着腰一根一根地摆放,钢筋的固定需要他们蹲着一个结一个结地捆扎。“一天下来,腿脚和腰跟石头一样,硬得动弹不了。”就在蹲和躬之间,张一整这样的钢筋工每天需要捆扎1万个结,搬运和布置1500斤钢筋。
  
  下午6点,到了工地开饭的时间,张一整的晚餐是青椒肉丝、茄子和豆芽。休息时,记者和张一整聊起了他的收入,在说到高薪时,张一整笑了笑,“现在确实是高了。”从1999年最初打工时的38元一天,到50元一天,到90元一天,到150元一天,再到现在的300元一天,张一整觉得日子在一天天好起来。“但挣这几百元真的很辛苦”,张一整说,“我一个月干30天,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有时候为了赶工期只能睡3个小时。”
  
  除了劳动强度大,社会保障低也是让高薪“缩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张一整告诉记者,接活难和没保险是他最大的担忧。“有时候活衔接不上,就只能在家呆着。”而为了让自己以后的生活更有保障,他只能选择到农村办理养老保险,“老了也就能领个油米钱。”
  
  这份高薪背后的辛苦付出和缺少保障,张一整觉得算不上什么,他有更在乎的东西。“有人问两个农民工他们在干什么,一个说我在砌砖,另一个说我在建造一个城市”,张一整说,他想成为后者。
  
  可张一整能做到的只有前者了,这个职业几乎没有机会让他成为后者。在他看来,目前这份高薪的工作与他个人的技术和能力没有太多关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09年,工资一下涨了1倍,不是因为我技术好,而是因为工地上招不到工人。”因行业因素而获得的高薪似乎没能给予张一整对等的职业成就感,“我不敢说我技术怎么样,能力怎么高,但是……”说到这,张一整显得很失落,但他转而开始安慰自己,“可能我没有碰到合适的老板吧。我年纪大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可那些年轻人呢,他们知道自己每天这样打工,究竟是在干些什么吗?”
  
  张一整顿了顿,对记者说:“对不起,扯远了。说这些没用的有点好笑,是吧?”可能他意识到没人会关心他的劳动究竟为社会带来了什么。相比于张一整内心对自己手艺的那份近似自负的自尊,他认为别人更多表现出的还是对那张高薪工资条的艳羡和猎奇,更关注的是“农民工”这个标签与高薪的关系。只有他内心清楚,他要的不仅是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还有外界的肯定,以确认自己劳动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并收获一份认同和尊严。

123

上一篇:苏城又一企业主跑了 老板频频跑路该咋办

下一篇:工资同比涨三成 快递急招工备战双11

近期文章

热门城市:  
企业服务: 职位发布  简历搜索  招聘流程外包  产线外包  人事代理    |    个人服务: 在线求职  企业评价     在线简历 
苏ICP备 11059836-1  号     Copyright©2011-2014 mayiw.com,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蓝聘人才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蚂蚁网微信
蚂蚁网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