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临近岁末,经营餐馆的老王总是纠结万分。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在餐馆忙得团团转,不仅仅是因为年底生意好,更重要的是餐馆里的一些员工选择在这个时候辞职。看着门外贴出的招聘启事始终无人回应,老王焦急地叹气。连日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随着年关将近,不少商家和老王的餐馆一样面临“用工荒”的窘境。http://www.mayiw.com/
招聘启事成街头风景线
临近岁末,经营餐馆的老王总是纠结万分。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在餐馆忙得团团转,不仅仅是因为年底生意好,更重要的是餐馆里的一些员工选择在这个时候辞职。看着门外贴出的招聘启事始终无人回应,老王焦急地叹气。连日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随着年关将近,不少商家和老王的餐馆一样面临“用工荒”的窘境。
12月19日上午,记者走访银川新华街、中山街等地发现,商铺门前的招聘启事屡见不鲜。“本饭店急招:厨师2名,配菜:2名,勤杂工:2名,服务员:6名”“理发店招人:发型师若干名”“打字复印店招:平面设计师1名”“美容院招:美容师一名,学徒工若干”……几乎每走几步,就可以陆续看到商家的招聘启事。
“一年到头,好不容易赶上年底聚餐宴客的好时机,可是天时地利人不和怎么办?”新华街某餐馆杨老板抱怨说。他所谓的人不和,指的就是人员流失的问题。“从11月中下旬开始,店里就有好几个服务员离开了,前几天,还有一个厨师竟然也说不干了,这让我一下子怎么找到这么多员工啊!”杨老板说,他已经在店前贴了招聘启事,但前来应聘者寥寥。
“我不是没有挽留过这些人,可是他们总以各种理由婉拒。”采访中,不少商家表示,他们和员工相处得比较融洽,并且不曾无故克扣过员工工资,但每到这个时候,就有员工提出辞职不干。
记者采访了几名有过“炒老板鱿鱼”经历的打工者。“我在饭店打工快一年了,除非头疼发烧得厉害,几乎没有什么假期,现在眼看着快过年了,我想提前放假,痛痛快快地休息一阵子,等到明年再重新找工作。”老家在固原的小刘坦言,在外打工这么长时间,只回过家一次,老家的父母也挺想念她的,因此她干脆辞职回家陪陪父母。
“说实在的,我在这里和其他同事相处得挺好,老板也待我们很好,可是工资实在太低了,而且到年底,活更多了,工资还不见涨,辞了这份工我还能再找工资高一点的工作。”小张坦言,待遇低是她辞职的最主要原因,而现在很多商家招人,只要好好找,肯定能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用工荒,新生代农民工不慌
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到了农民工数量一半以上。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知识面比较广,信息量比较大,心已经不在农村了。记者采访发现,在这一场“用工荒”中,80后、90后的求职心态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甘肃来银川的赵娜上周五起了个大早,又去赶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之前,她在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当流水线工。今年,22岁的她不想在流水线上做普工了,因为没有发展空间。听说现在找工机会很多,她想多跑跑招聘市场再碰碰运气。赵娜告诉记者,招聘会上的好厂家都对学历和文凭有要求,而她没有。她希望在这个城市赚取第一桶金后,能够在家乡做点小生意,但她并没有马上要上班的意思。目前,她和几个同乡住在一起,准备过完年回来再看。
工作环境成为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前在贺兰一个工业区的工厂上班,工作内容单调,周围全是工厂企业,又离市区很远,工业区连一个网吧都没有,下班后没事做就在宿舍睡觉,感觉特别无聊。”生于1992年的打工仔吴亮说,他出来打工已经两年时间,因为总感觉在同一个工厂上班太枯燥,现已经换了几份工作。
调查发现,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中的大多数几乎“躺”在互联网上长大,其中有许多人也有较高的学历,而且比城里的同龄人有更强的动手和独立能力。他们不愿意干泥水工等艰苦机械的工作,他们希望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除了工作,还要休闲娱乐、权益保障和发展空间,工资待遇和用工环境已经成为他们选择企业的关键因素。
1
上一篇:“毒快递”暴露行业漏洞
下一篇:蚂蚁网“爱·回家”计划正式启动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