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蚂蚁网! 登录 注册
苏州 [切换城市]
4008-58-4008

打工者如何在老板的批评里升迁

2014/5/19 12:59:09 来源:
分享到:

  被老板批评真的就是如此倒霉吗?换个角度,事情完全不是这样。一个明智的下属,会如何对待老板的批评呢?错误并不可怕,批评也不可伯,关键在于你怎样去认识它们、对待它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批评中汲取营养,这样,你就会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http://www.mayiw.com/

  被老板批评真的就是如此倒霉吗?换个角度,事情完全不是这样。一个明智的下属,会如何对待老板的批评呢?错误并不可怕,批评也不可伯,关键在于你怎样去认识它们、对待它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批评中汲取营养,这样,你就会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站在公司的角度看待批评

  在组织系统中,领导对下属有着法定的监督、控制、指导等权力。当下属出现与组织的统一运作相背离,或不协调、有误差的行为时,领导有责任对其进行批评指正,这是勿庸置疑的。如果任其而为,那就是领导的失职。他就会因此而受到更上一级领导的批评、惩处。所以说,领导是在履行职责,对事不对人。

  站在老板的角度转换批评

  当上级批评自己时,如果感到难以接受,这时换个位置,设身处地地从领导的角度考虑一下:如果我是领导,会怎样对待犯了这种错误的下属?能够丧失原则、放任自流、姑息迁就吗?

只是局限于自我的角度考虑问题,常常会感情用事,陷入狭隘、偏执、片面的泥潭难以自拔。实际上,对于许多问题的思考,适时转换思维角度,会进入别有洞天、豁然开朗的境界。

  别过于计较批评方式

  批评确实是件不容易掌握的事情,既要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危害性,又要做到不伤其自尊,欣然接受之,还要以此增进双方的信任感,往往很难同时做到这一切。由于每个领导的工作方法、修养水平、情感特征各不相同,对同一个问题的批评方式就会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差异。

  作为下属应当认识到,只要上级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工作,为了大局,为了避免不良影响或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哪怕是态度生硬一些,言辞过激一些,方式欠妥一些,作为下级也要适当给予理解和体谅。

  急于推卸责任,效果适得其反

  任何教训、指责,都会使人感到伤了自尊而处于自我防卫状态,并且往往会激起他极大的反感,促使他竭力为自己辩解。人在挨批下想要为自己辩解是人之常情。但一开始就急于为自己辩白、解脱,结果会适得其反,给人以避重就轻、逃避责任的印象。

  恰当的做法是:接受批评,并积极着手解决造成的不良后果。之后,当上级进一步调查原因时,认真配合,逐步搞清真相。这样,你该承担什么责任,他人该承担什么责任,什么是客观不可避免因素,终会有个公正的结论。

  知错就改聪明有转机

  从错误、失败中汲取教训,及时改正,这样的下属会很快得到领导的谅解和尊重,以及同事的赞许。当人们看到犯了错误的人痛心疾首、懊悔自责的态度,并且竭尽全力去改正时,大都会因此而生恻隐之心,减轻对其错误的谴责和反感心理,同时还会给予热情的关注和由衷的帮助。

  把怨气变成动力重整旗鼓

  犯错终归不是件愉快的事情,所以多数人的反映是悔恨不已。尤其一些性格内向、自尊心过强、敏感多疑、对挫折耐受力低的人,会把问题看得过于严重,担心别人会看不起自己,领导今后也会用“有色眼镜”看待自己,前途无望,从此一蹶不振。如果你是属于这一种类型的人,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心态:

  1.回溯动因。自己确实不是有意而为,上级和同事也已经明了这一点,这样想往往心理上就会轻松、宽慰一些。

  2.在与他人的参照比较中,求得自我原谅。人无完人,伟人也会犯错误,何况自己乃一介凡人?这样心里就会平衡一些,坦然一些。

  3.不要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以为别人都在注意你。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领域,是不会为那些与己无关的事过多地操心的。你不是也如此吗?

  4.把这次过失作为一次接受教训、磨练意志的机会。勇敢地面对它,深刻地反省自己,重新振作起来,力争做一个生活中的强者。

  5.争取领导和同事们的谅解和帮助。把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关怀和提醒;主动与领导和同事们交流思想、征求意见,会使他们尽快地改变对你的看法,重塑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

  本文由苏州招聘网站——蚂蚁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苏州招工信息就上蚂蚁网,工作多,机会多!

 

1

上一篇:掌握五种生存技巧 打工族将不再与“苦逼”划等号

下一篇:打工走到哪 热血献到哪

近期文章

热门城市:  
企业服务: 职位发布  简历搜索  招聘流程外包  产线外包  人事代理    |    个人服务: 在线求职  企业评价     在线简历 
苏ICP备 11059836-1  号     Copyright©2011-2014 mayiw.com,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蓝聘人才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蚂蚁网微信
蚂蚁网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