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飞员工怀旧:当年一发工资就担心被打劫
2012/11/22 10:18:17 来源:新京报
【摘要】:在创始人刘炳银逝去11年后的这个秋天,一些试图改变生活现状的新飞员工将他生前的照片放大数十倍后,摆在了新飞总部门前。http://www.mayiw.com/
“不着边际”的经营
丰隆派来的董事长张冬贵认为,新飞的原工作时间不合理,中午不应该有一个小时的午休。但在一些新飞员工看来,“其实就是这帮新加坡人想早点下班,过自己的生活。”种种对立还源于企业文化上的冲突。
罗良是新飞电器高管团队里为数不多的一位中方高管。他说,在新飞干活,必须心态好,不然八成得气出毛病来。“给他们提意见这条路很难走通。”
在他看来,丰隆系领导的特点是不放权,凡事逐级汇报,不越权。这是跨国企业的典型管理风格,但在地处中原的新飞电器员工眼里,这种管理方式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张冬贵是执掌新飞电器的第一位丰隆系董事长兼总裁,如今也是新飞老员工最痛恨的管理者。
在张冬贵掌权后,大量丰隆系中层干部进入新飞电器,并同时大力推广其“国际化管理模式”。
在张冬贵看来,新飞有着“国有大型企业的背景”,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国企色彩”,即体制僵化、机制不活等国企通病。因此必须进行彻底改造,引入外资的体制,从根本上激活新飞的管理体制。
于是张冬贵引进包括“QPP(质量和生命力计划)、GSP(持续增长计划)、GAP(加速增长计划)”在内的一系列“西式”管理理念,还组织全厂员工开展“新思路”活动。但这些国际化的管理方法,却被员工认为是笑话。
至于什么是新思路,罗良笑着说,“谁说的清,反正领导的想法经常变。”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张冬贵认为新飞的工作时间不合理,中午不应该有一个小时的午休,取消午休后还能和丰隆集团的时间接轨。但在罗良看来,这个“新思路”的初衷,“其实就是这帮新加坡人想早点下班,过自己的生活。”
此外,中高层的频繁变动也遭到员工诟病,“丰隆系不信任中方的员工,大量的丰隆系干部不断被安插进来。此前新飞的中层干部,从来没有超过100人,而从张冬贵时代开始,这一数字不断增加,现在中层干部约三百多人。而且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高层领导人换了,下面的中层干部就随之换掉。”
一位新飞员工提供的任免邮件通知显示,几乎每个月新飞内部都有中高层的人事变动。“人事任免每个月都有,非常频繁,高管大多是空降。”
李连印就此事讲了一个故事。“后来新飞的管理层人员太多了,而且这批丰隆系的干部很少去车间,工人对这些领导的职务名称叫不清,也分不清谁的官,只好看工作服的领子。普通员工的工作服是黑领的,管理层是花领的。”这个故事得到包括罗良在内的多名新飞员工的核实。
“新领导到任,都要进行市场考察。说白了,就是花公司钱,进行全球旅行。每周人家还得飞上海过周末。”罗良说,这些跟以前的领导完全不一样,他们很少下车间,也不像刘炳银那样跟工人像兄弟一样。
12345678
上一篇:生命垂危:环卫工被撞飞十余米 这类事故何时休
下一篇:女工占用男浴室洗澡 男子误入被打成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