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飞员工怀旧:当年一发工资就担心被打劫
2012/11/22 10:18:17 来源:新京报
【摘要】:在创始人刘炳银逝去11年后的这个秋天,一些试图改变生活现状的新飞员工将他生前的照片放大数十倍后,摆在了新飞总部门前。http://www.mayiw.com/
据新飞员工介绍,近几年是新飞电器研发技术人员的“撤离潮”,原有的四五百人的技术研发部门目前留下的员工在一百人左右,且大部分为女性和新乡市本地户籍人员,离开新飞的技术研发人员九成以上进入了新飞的竞争对手企业。
研发人员流失直接导致新飞产品“落伍”。
家电资深评论人刘步尘称,从工业设计和造型来看,新飞的(冰箱)跟海尔比起来,差距很明显。
记者在新乡当地的一家苏宁电器看到,同样是促销特价2999元的三门冰箱,新飞冰箱的面板是烤漆材质,而美菱的面板则是钢化玻璃。卖场导购员说,他一般先给顾客介绍新飞的这款特价机,如果顾客看不中再推荐美菱。这位导购告诉记者,看过美菱之后的顾客,几乎没有人选择新飞,“价格一样,但材质明显不同。”
起伏源于刺激政策?
对于新飞业绩的下滑,吴俊财认为,“首先,我觉得是一个大环境影响,冰箱制造业经营状况普遍下滑。第二就是,目前遇到的挑战,比如财务上的,但是这都是战略性的亏损。”
2007年,家电下乡政策最先在河南试点以来,新飞电器的销量增幅超过20%。
到了政策退出的2011年,新飞电器的销量下降6%。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认为,新飞的衰亡与相关政策有直接关系,家电刺激政策引发行业粗放式经营急速增大,企业不愿看到市场空白被其他企业占领,需要快速圈地圈钱以度过刺激政策结束后的冬天,因此只能在根基不稳的情况下扩大生产线。2011年刺激政策陆续退出,销量急速下滑,“家电寒冬”到来,企业经营压力必然增大。
“去年美的也是大规模裁员,新飞受影响是正常的。”该人士称。
一位旗下有几家上市公司的集团老总评价称,“如果真是市场机制导致的,就由市场机制去决定。市场机制是优胜劣汰,但这是不是新飞本身失败的原因呢,我认为需要探讨。”
该老总认为,新飞下滑的因素很复杂,新飞本身就没有发展为大企业的因素。
“它当时转制的时候,就已经丧失了机会。我原来认为它改制以后,会有相应调整,但是它没有做到。结果几年下来,就要被淘汰了。企业有的时候不是市场决定的,总是有无形的手决定它活着,怎么判断它的对与错,还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至于新飞的未来,吴俊财相对乐观。他表示,丰隆集团在东南亚有自己的网络,有许多客户实力都很强。通过这些网络,今后新飞这个品牌就可以到国外去,而不是以散货的形式。
12345678
上一篇:生命垂危:环卫工被撞飞十余米 这类事故何时休
下一篇:女工占用男浴室洗澡 男子误入被打成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