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到农民工手上要倒“四手”
2013/1/15 10:30:06 来源:法制日报
【摘要】:据宁夏农民工工资清欠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自治区农民工工资清欠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3期《农民工工资清欠督办函》,共有群体性讨薪案件46件,涉及金额1.13亿元,其中建筑施工领域44件,涉及金额1.04亿元,案件占总数的95.6%,金额占总数的92%。http://www.mayiw.com/
尽管开展了农民工工资一卡通试点工作,实施了农民工工资周转金制度,但年末岁初,宁夏农民工清欠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据宁夏农民工工资清欠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自治区农民工工资清欠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3期《农民工工资清欠督办函》,共有群体性讨薪案件46件,涉及金额1.13亿元,其中建筑施工领域44件,涉及金额1.04亿元,案件占总数的95.6%,金额占总数的92%。
宁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重灾区”依然是建筑施工领域。近日调查发现,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工程不能层层转包,但在宁夏建筑行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许多小的建筑企业或包工头挂靠在有资质、大的包工建设单位,大的包工单位再转包给自己的子公司,这样巧妙规避了国家的政策,但带来的后果是上亿元的资金不能顺利发放到农民工手中。
形形色色的“包工头”成了欠薪的罪魁祸首
去年12月13日,银川市发生了一起农民工讨薪事件,30多名农民工用钢管将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BRT车道封堵。银川市公安局金凤分局会同劳动监察部门进行调查发现,农民工给宁夏康力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建设的康力会所工地打工,该项目由宁夏康力集团非法发包给“包工头”马某,拖欠农民工工资22.6万元。最后在劳动部门的介入下,这一群体讨薪事件得以圆满解决。
宁夏农民工工资清欠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在通报这一事件时分析,造成建筑施工领域拖欠现象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该领域挂靠资质、非法分包和层层转包普遍存在,为欠薪埋下了隐患。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建筑市场每年约有3000多个工程开工,有大量的非法包工企业大肆承揽施工,数十万农民工主要以“口头协议”与用工方确定劳动关系,各种隐患由此滋生。
12
上一篇:"编制诱惑"破除了才不会"死在编制里"
下一篇:年终奖预期低 刺激“裸跳族”频现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