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导致多地最低工资上涨
2013/2/18 13:12:4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摘要】:新年伊始,多地竞相擂响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战鼓,目标锁定旧历新年后的劳动力大军。在劳动者拍手称好的同时,不少企业主反映,人工成本伤不起。http://www.mayiw.com/
1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2012年已有25个省份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20.2%。
多名专家认为,目前的用工紧张正倒逼各地提高最低工资,这有利于吸引外来工,缓解用工紧张。“春节过后,外来工肯定会看哪里的工资比较高就往哪里去。”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统计学教授韩兆洲说。
稳慎调整最低工资
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总是一面受到劳动者的热烈欢迎,一面牵动着用工企业已经隐隐作痛的神经。
在1月底的广州两会上,一位民营企业家就曾对本报记者反映,不断上调的最低工资标准给他们很大压力。“虽然我们给的工资肯定要比这个高,但是标准一上调,人社局一公布工资涨幅目标,就必然会引起工人们的联动反应,他们就开始要求涨薪。”他说。
这位企业家所反映的情况其实很普遍。东莞台商协会的顾问袁明仁告诉本报,现在经济形势很不好,并且年初会更不好,现在很多台商企业都希望政府来把自己的地买回去,“落袋为安”,台商企业有的缩小规模,有的转行,不然就是干脆关厂。“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再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无疑是雪上加霜。”他说。
对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广州女神钟表公司总经理朱中兴认为:“可以调,但是要给企业时间。”他建议,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收取高额税费相对应的是,政府应该在工人的职业培训方面承担更多的职责。工人的流动性太大,企业主不敢把钱花在员工的培训上。
事实上,官方对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态度也并非“大冒进”。在2012年底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提出,要探索建立最低工资标准评估机制,稳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出台最低工资标准前最好启动雇主和雇员的集体协商,经过多轮协商,凝聚社会共识,最后再推出最低工资标准。
12
上一篇:“操作工坐着上班”成招聘口号
下一篇:江苏用工比列减少 苏州2928元月薪全省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