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盼家门口就业 大学生村官"网上牵线"
2013/4/1 9:54:2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摘要】:原本常年在外打工的河南许昌县小召乡崔庄村村民崔力猛今年终于不用再背井离乡了,今年他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在附近的一个纺织厂打工。http://www.mayiw.com/
在农民工和企业之间牵一根线
刚开始给农民工找工作时,曹亚萍也觉得心里没底。在招聘会上看到企业招工,她就会上去咨询,在网上看到招聘信息,她也会打去电话。“也是硬着头皮去跟人家联系,怕人家拒绝”。
刚开始,她确实经常受到拒绝和排斥,企业会用一种质疑的眼光审视她,不过联系得多了,她发现在企业和农民工之间牵线也没那么难。“跟企业说清楚是帮农民工找工作,大多企业还是支持的,他们觉得我们也不容易。而且他们通过我们大学生村官招工,还会觉得更放心。”
今年她就给村里的妇女们联系了一家做假发套的企业,原本赋闲在家的妇女们不仅可以挣钱学技术,还可以把活拿到家里来做,也不耽误照顾家。
丁超也在慢慢积攒着自己的企业资源,不管是网络上看到的,还是听同学朋友说的,他都登记在案。如今他的手上能够联系上的企业已经有二三十家了,如果有村民想找工作,有时候他打一个电话,说几句话就能解决了。
村里有一对弟兄,因为家里出事、父亲卧病,不再外出打工,但通过自己的力量也不太好找工作。
丁超手里的资源便派上了用场。他一面给哥哥联系了附近村的养兔场,一面又给弟弟联系了一家瓷器厂,如今弟兄俩都已经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
最开始给村里的小年轻介绍工作时,小年轻的家里人都还不太放心。但时间长了,看到孩子们在新环境里的工作状态,家长们开始信任丁超这个年轻的大学生村官。
“你给我们介绍的活儿不赖。”常常有村民这样表达感谢。
联系得多了,很多企业甚至会主动找上门来,向丁超要工人。就在几天前,一家制革厂还找到他,希望他能介绍个看机器的工人。
寇湛琦也成了企业的“招聘顾问”,常会有企业直接把电话打到她这里,也常会有村民来找她帮忙。她曾帮着市里的装修公司联系到了村里懂地板装修的村民,她也曾帮着懂推销的村民找到了跑业务的工作。在企业和农民工之间,她觉得自己就是一根线。
不仅如此,为了能让村民增加点就业的资本,她还曾尝试着为农民工联系市总工会免费的技能培训。
那次培训,她把老师请到了村里,300多名村民在村部上了一期免费的培训课,内容涉及电脑操作、电焊、电工和电器维修等各种实用课程。
有一个在工厂原本做计件小工的村民,在上过培训课之后,勤学苦练掌握了相关的技能,被领导看重,做起了业务。
寇湛琦希望有就业需求的村民无论年龄大小,都能有一技之长,那样,对他们来说,找工作便不再是难事,他牵线搭桥的劲头也会更足。
123
上一篇:北京:企业每千名职工需配备4名调解员
下一篇:网络砍价师走俏月薪上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