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调查:仅26.6%员工满意所在企业管理文化
2013/5/10 11:09:1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摘要】:最近,不少网友在网上吐槽企业内部的一些“极品规定”,例如浏览网页需要给经理打报告,有专人巡查偷拍员工电脑屏幕,要求员工每天提交一份工作细节表,要具体到每15分钟做了什么……http://www.mayiw.com/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特约企业文化专家宋杼宸认为,一些企业的“极品规定”确实存在,“很多人都希望能有宽松的工作环境,但也要看企业的类型。互联网企业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不能设置过细的管理规定。但像铁路和电力行业,往往采用准军事化管理,要求员工服从调度。很多国企,一边沿袭老的管理方法,一边又要快速应对市场,所以常常‘身子走在脑袋前面’,管理文化与业务性质不匹配,难免会引发员工抱怨。”
仅26.6%的人满意所在企业的管理文化
当遭遇这些规定时,受访者的反应不一,61.6%的人会“和同事私下里吐槽”,41.8%的人会“想一些巧妙的应对办法”,32.8%的人会“忍着”,23.4%的人会“通过正常途径给企业提意见”,13.7%的人会“跳槽”。
和朋友交流后,曾晨发现,有极品规定的公司不止一家。“他们也有诸如桌上植物高度不能超过30厘米、不能摆放私人物品、不能用午休椅、不能收私人快递等规定。从公司管理角度来说,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只想要靠行为上的整齐划一来收服员工,却不知只会更加丧失动力和凝聚力。”
阎丽杰是辽宁一家银行的柜员,“我觉得我们银行的规定过于死板了。见到有人来办业务必须起立,右手臂弯呈90度打招呼,客人走的时候也要做一遍,还和奖惩挂钩。这样不仅我们感觉压力很大,有时候客户见我们突然起立也觉得莫名其妙。以客户为本的文化没错,但要切实有效。之前看到有公司在做绩效奖评时,领导会点评一个员工最佳行为、一个最差行为和一个观察到的典型客户,这就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认为这才是好的管理文化。”
在厦门大学企业管理系副教授何燕珍看来,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管理中矛盾常发和管理者的素质有关。很多管理者不重视企业制度的延续性,在制定措施时常常忽视了员工的情感因素,本该柔性协调的地方却以硬性管理强加到员工头上,这就会产生束缚,引起反感。其实,软性的、人性化的措施更能表达对员工的信任。从员工的角度来讲,我国员工的职业化程度并不理想。国外员工会明确上班时间是属于企业的,认为偷懒是不正当的,国内员工却会跟企业“周旋”,这也促使管理者采取硬性管理,结果更加适得其反。
调查中,只有26.6%的受访者对所在企业的管理文化满意,42.5%的受访者觉得一般,29.7%的人表示不满意。
12
上一篇: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 技术工人岗位仍有缺口
下一篇:沪高校总签约率目前仅3成 就业期望薪水高于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