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蓝领岗位工作两年后年薪上十万
2013/7/11 10:43:46 来源:上海劳动报
【摘要】:在“最难就业季”里找份工作究竟有多难?最近的一份网络调查显示,仍有83.2%的应届毕业生尚未找到工作,同时却又有88.2%的企业在招收应届生。明明有岗位,为什么还会就业难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社会释放的就业岗位大量集中于一线制造业等“蓝领岗位”,而应届生在求职过程中长期存在“白领情节”。http://www.mayiw.com/
虽然是公司里学历最高的,不过初进公司时谢邦鹏也是实操经验最少的。不过,同事们发现谢邦鹏是班组里拧螺丝最多、接线头最多、记笔记最多的人,勤学肯干的谢邦鹏很快成了公司里的技术能手。2011年,他被任命为继保班班长。此后,谢邦鹏更是在电力维修之外找到了另一个让自己感觉骄傲的舞台———科研。在他的带领下,班组迄今已经申请了27项专利、发表科技论文7篇,连年被评为公司“优秀班组”。“博士班长”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可谢邦鹏的职业理念从没有变过:“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干,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行家视角
挑三拣四不如脚踏实地
究竟该找什么样的工作?大学生会有迷惘,专家们的意见也各有千秋。不过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无论是人力资源专家还是企业的管理者,都希望大学生择业时多点脚踏实地的精神,成绩都是自己做出来的,而不是“挑”出来的。
一线做起利于成长
在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应利看来,如今大学里有些课程设置往往与企业实际需要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无法直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容易让大家感到前途迷茫。职业生涯是一场马拉松,初入职场更应该磨练自己的技能,从一线做起可能更利于成长。她同时建议,择业过程中行业的选择比岗位更应重视,“大家可以选择一些诸如环保、新能源等朝阳产业,也可以选择像餐饮这样的常青产业,而这其中就有许多是基础性技术岗位。当然,在你还难以决定到底什么行业最适合自己的时候,与其挑三拣四,不如一步一个脚印。”
“由低到高”是发展规律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陈伟认为,大学生就业从低做起,对于职业生涯锻炼是大有裨益的,也是职业发展的正常规律。“对于企业所有新收的大学生,我们会根据专业分配到不同的基层岗位,从操作工开始磨练,周期一般三至五年不等。许多技术管理人才都是从一线岗位提拔上来的。”陈伟告诉记者,从低到高的进阶过程,一方面能够防止新职工眼高手低,同时也能提高技能水平和培养服从、合作的团队精神,更利于青年职工的成长成才。
经验积累是成长必须
全国就业先进工作者、普陀区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许鸿蕨认为,择业观是导致求职者陷入窘境的一大诱因。“就业难,难就难在心态,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除了其本身,还受到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要让所有毕业生认识到,主动踏上基层性岗位是非常必须的。”许鸿蕨认为,如今八成以上的求职者都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当高学历普遍化时,求职者应当调整好心态。岗位无高低,行业无贵贱。应届生踏入工作岗位都是一张白纸,都需要经验积累。职业生涯的规划如同建造一座大楼,不能凭空造出一座空中楼阁,只有打好地基,才能让建筑更为稳固。现在不少企业在所谓蓝领岗位的设置和职业规划上都已经比较完备了,并不是说当工人就没前途,反而许多管理、技术人才都是从一线岗位上成长起来的,传统的求职观念还是需要纠正的。
123
上一篇:《杜拉拉2》东方台热播 剧中暗藏职场生存法则
下一篇:新人如何度过懵懂期? 职场达人建议“深挖井”